中国服装消费缓慢复苏,下半年有望回暖
五月 27, 2020
疫情使服装品牌加速线上渗透,实体门店面临严峻挑战
上海,2020年5月27日— 奥纬咨询的最新一项消费者调研显示,2020年第一季度,超过75%的消费者推迟或减少了服装和鞋类的支出,但4、5月份的促销活动大大刺激了消费者的购买欲,下半年的支出将有望回升至2019年水平。奥纬预计,受疫情影响,2020年中国服装市场的总体市场规模将减少15%,总额约人民币4,000亿元(见图1)。
本次调研的负责人、奥纬咨询零售及消费品业务合伙人Imke Wouters表示:“中国是世界最大的服装市场,今年将经历动荡的一年。我们认为疫情使中国的服装和鞋类市场出现了长期结构性转变,例如电商取得进一步增长并向高收入群体加速渗透,不同线级城市间的市场分化加剧,线下门店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亟需转变思路以适应疫情后的新常态。”
线上转化加速,线下亟待转型
疫情的爆发加速了服装和鞋类品牌向电商转移的步伐。奥纬预测,2020年服装消费者的线上消费总额占比将从2019年的34%上升至40-50%。奥纬调研发现,高收入群体对线上渠道的接受度提升:疫情期间,高收入群体的线上花费占比从最低(疫情前约为47%)跃升至最高(64%)。尽管以年轻一代为主的纯线上消费者的数量有所增加,但高达90%的受访者表示疫情后仍会选择全渠道购物,证明线下实体门店的作用不可或缺。
疫情趋稳后(6月至12月),品牌实体店的客流水平预计将有所回升,而百货商场的客流难以出现明显好转。超过四成的受访者表示,他们仍愿意去实体店购物,试穿等亲身体验和产品质量的保证是他们的主要考虑因素。另外,超过六成受访者认为实体店如增加有趣的新体验,对顾客来说将会更具吸引力,包括新科技VR试衣、AI搭配建议等、提供线下独家产品以及个性化导购服务等。
调研发现,运动服装品牌的实体门店较其余品类的服装品牌更受青睐。与普通消费者相比,运动服装爱好者表示,在未来一到两年内,他们更倾向于在品牌的实体店购物。
促销拉动消费,信心逐渐复苏
奥纬咨询零售及消费品业务副董事合伙人陈闻认为,随着疫情趋稳,服装消费在慢慢复苏,品牌促销和消费者对未来收入的正面预期是促进消费的重要抓手。
“2020年第一季度,我们的调研显示超过75%的消费者减少了服装和鞋类消费,总共减少支出约45%,无购买需求和家庭收入受影响是支出减少的主因。进入4、5月份,消费市场开始缓慢复苏,近50%的受访者表示大力度的折扣优惠吸引他们增加服装和鞋类的开支。展望未来的7个月,逾四成受访者对收入恢复正增长抱有信心。今年下半年,服装市场或将恢复一定的增长,不过,我们预计全年市场增速仍会低于历史水平,”陈闻补充道。(见图2)
Wouters最后表示,为适应疫情后的消费新趋势,服装品牌需要调整自身的价值主张。“我们的调研发现不同线级城市受访者的消费倾向出现分化——一线城市受访者更关注产品的质量和功能性,而低线城市受访者更关注性价比。如果按收入水平划分,我们发现中产及富裕阶层的消费升级需求依然强劲,但低收入群体的消费降级趋势明显。这一消费者洞察为中档品牌带来启示:在‘性价比’和‘高品质’之间或许需要选择一个更加清晰的定位。现阶段,品牌商需要重新审视并合理规划线下门店网络,积极采取节流措施,将损失减到最低,同时为未来做好准备。”
关于本调研
奥纬于2020年4月30日至5月12日期间进行了网上问卷调查,访问了1000名于2019年购买过服装鞋类产品的消费者。受访消费者中,男性和女性各占一半;68%受访者的家庭月收入在人民币5000元至25000元之间;来自一线城市的受访者占30%,二线城市的受访者占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