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增速放缓无碍消费者“双十一”购物热情
十一月 07, 2019
面对贸易摩擦和经济增速放缓,中国消费者仍对“双十一”购物节
热情不减
奥纬咨询调查显示,过半中国消费者今年增加“双十一”购物预算,增幅近10%
上海,2019年11月7日 – 全球管理咨询公司奥纬咨询的一项最新调查显示,尽管经济增速放缓,超过半数的中国消费者仍计划在今年的“双十一”购物节上增加开支。在中美贸易摩擦的局势下,调查发现60%的消费者表示仍将在活动中购买进口产品。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海外购物节(如“黑色星期五”和“网络星期一”)也愈加受到中国消费者的广泛关注。超过45%的受访者表示熟悉这些购物节,其中绝大多数人表示有意愿参与海外促销活动并进行“海外购”。
消费者对“双十一”的热情持续高涨,超过60%的受访者表示比去年更加期待“双十一”的到来。根据调查,受访者在今年的“双十一”活动中预计将增加近10%的支出,其中一线城市受访者的消费能力最为强劲:与2018年“双十一”的实际支出相比,一线城市受访者今年的预算平均增幅约为20%。
三线城市消费者对“双十一”的取态则略有不同。与一线和二线城市的受访者相比,三线城市的受访者为今年“双十一”准备的预算最低,且有63%的受访者表示大力度的折扣是他们钟情“双十一”购物节的主因,但是他们却在此次调查中表现出最高的购买超预算产品或品牌的意愿。近50%的受访者表示,“双十一”期间,他们会去略高于平时预算的店铺购物,而一线城市中仅有24%的受访者会这样做。
奥纬咨询董事合伙人,大中华区零售及消费品主管彭显伦 (Jacques Penhirin) 表示:“在密集的促销活动之余,我们看到品牌新颖度在推动消费增长方面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们的调查显示,‘更多的品牌选择’是今年人们增加‘双十一’预算的三大理由之一,而去年该原因仅位列第五位。另外两大支持消费者在‘双十一’期间‘买买买’的驱动力是吸引人的折扣和更多的产品选择。中国消费者对进口商品的需求似乎没有受到贸易摩擦的影响。中国消费者信心无疑显示出向海外市场延伸的潜力。
进口商品今年仍大受欢迎并维持高渗透率。有60%的受访消费者表示,他们计划在“双十一”期间购买进口商品。这种消费意愿在一线城市尤为突出——渗透率高达73%。化妆和护肤品(46%)、个人护理产品(42%)、服饰鞋包(41%)是最受欢迎的三大购物产品类别。
奥纬咨询董事合伙人石韬 (Alex Shutter) 认为,“双十一”早已跨越11月这个特定时段,成为意义深远、影响品牌全年表现的购物盛典。“每年各商家在活动期间的成交总额比拼总是备受瞩目,但人们也因而忽视了‘双十一’对消费者带来的长期影响。我们的调查发现,有61%的消费者表示,如果‘双十一’期间他们在某间店铺中消费过,未来很有可能会继续在该店铺购物,也就是说‘双十一’的赢家将在未来继续受益。所以我们不难发现,越来越多的品牌和商家已不再仅仅将资源投放在低价和折扣上,而是利用‘双十一’的契机进行品牌创新和培养消费者粘性,例如商家会选择在此时推出新品,或采用直播等方式增加与消费者的互动。”
关于本调研
相关在线调查问卷于2019年10月在中国地区投放。奥纬咨询调研了来自一线至三线城市的1000名消费者(包括北京、广州、上海、南京、威海和湛江等),询问了他们在“双十一”购物节的消费习惯。 在这1000名受访者中,有50%为女性消费者,50%为男性消费者,其中40%的受访者每月收入在5000元至10000元人民币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