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部门净零转型融资方式探索

Home  // . //  奥纬观点 //  工业部门净零转型融资方式探索

本文首发于世界经济论坛。此文被作为2021年达沃斯议程对话会“助力净零排放转型融资”的专题讨论内容。

实现全球经济净零排放转型和避免气候灾难需要数万亿美元的投资体量,这对资本提供者来说意味着巨大的机会。然而,需要融资的许多项目规模庞大且具有一定的风险,尤其是高强度碳排放的重工业和交通运输行业。为工业行业的大型高风险项目提供融资是一项复杂的工作,但是通过有效的协调与合作,我们有信心可以成功完成。

对于钢铁、化工、航空和航运等必须实现净零转型的行业部门,转型现有的碳生产资产存量需要付出高成本的代价。这些行业部门的企业依赖于价值数十亿美元的固定资产、厂房、设备以及全方位的配套基础设施。仅仅是世界上第一条净零排放的远洋运输航线(以环保氨或甲醇为燃料)就需要约7亿美元的前期资本投资。

重新调整或更换现有资产不仅成本昂贵,而且仍然被许多潜在投资者视为高风险。碳密集型行业经过几十年的升级改造已经达到了效率最大化。新的零碳技术和工艺产生了新的不确定性和潜在的短期竞争劣势。

那么,在传统资本提供者中,谁应该发挥主导作用呢?问题的答案无法很快明确。风险投资基金对新技术和商业模式持高度开放的态度,但普遍不会对一家企业动辄投入数亿美元资本。大型项目的投资者或许可以接受投资规模要求,但在涉及技术风险时又变得非常保守,这都是可以理解的。由此带来的后果是新能源技术经常面临被称为 "死亡之谷 "的市场失灵问题,即企业无法为一项新技术最初的商业化推广运用获得融资。

作为世界经济论坛发起的“助力净零转型融资倡议行动”的一部分,奥纬于2020年开始研究市场失灵难题。奥纬组织召集全球众多领先金融机构,与重工业等工业界公司高管沟通和交流,这些公司是参与世界经济论坛的“可行使命平台”的成员(“可行使命平台”于2019年在联合国秘书长气候行动峰会上启动,成员公司致力于采取具体措施实现净零碳未来,成员公司数量已从2019年的30家公司发展到目前的400家)。通过金融业与工业界之间的一系列对话讨论,双方围绕融资需求和面临的阻碍达成了统一认识。

到目前为止取得了一些明确的经验教训——

首先,公共部门在激励私人资本方面可以发挥关键作用,但还需要加强研究最有效的公共干预措施。

诚然,设定碳价格是刺激转型投资的主要方式。公共部门还可以采取措施降低特定项目和技术的风险,例如政府与私人投资者共同投资、为私营项目开发商提供纳税减免或贷款担保、绿色产品消费补贴,甚至致力于运用公共采购预算资金购买绿色产品。

其次,没有一家金融机构能够凭借一己之力承担全部转型融资责任——需要建立由各利益相关方组成的融资生态系统。

为了扶植大型工业项目从开发进入运营阶段,风险胃纳各异的资本提供者需要在项目整个生命周期不同阶段进行投资。银行、资产所有者、资产管理机构、保险公司、风投资本家和私募股权基金,各利益相关方需要与公共部门协调发挥各自的作用。当我们探索具体行业部门和技术的解决方案时,我们还将致力于培育赋能工业净零转型的全方位融资生态系统。

第三,工业部门去碳化融资生态系统的自然形成需要多年的努力,我们无法承担得起漫长等待的后果——迫切需要协调和合作。

近几十年来,太阳能产业发展融资生态系统逐步发展。今天,世界无法承受行动迟缓的代价。如果全球力争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未来十年工业部门必须展现出切实可行的零碳运营模式。引用一位银行业高管的话:“我们应该努力在五年内完成太阳能行业30年的工作。” 世界经济论坛“助力净零转型融资倡议行动”将成为加快进展的合作平台。

应对气候变化是人类社会以集体行动攻坚的最终问题。汇集所有相关市场主体的力量以顺利实现低碳经济转型并非简单的任务,却是可行的。新冠病毒疫苗的快速诞生展现了人类社会的潜能。在疫苗开发竞赛过程中,重大研发突破来源于科学的独创性、公私部门合作和目标的单一性。现在,我们必须将相同的促成因素运用到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