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奥纬观点 //  奥纬论坛:修复全球供应链,为何道阻且长?

本文英文版于2022年7月14日首发于财新国际(Caixin Global),点击这里查看英文原文。

供应链危机持续令全球各地的政商界领袖和普通消费者感到头痛不已。尽管人们以为新冠疫情逐渐平息后,全球货物流通会大幅改善,但是重启的封控、地缘政治冲突、对可持续性的担忧等其他因素为这一进程笼罩上了一层新的阴影。近日,奥纬论坛邀请了来自亚太地区和美国,从事服装、港口和金融等行业的企业高层,共同探讨全球供应链短期及中长期的发展趋势。本次讨论揭示出全球供应链问题的复杂性,以及在多个领域解决问题的迫切需要。与会的企业高管一致认为,修复全球供应链,没有一蹴而就的速效药。会后,我们将个人反思提炼成以下几点,并结合奥纬的最新研究,供大家参考。

新冠疫情是引发供应链危机的导火索,但绝非唯一原因。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中国部分城市采取了强有力的管控措施,货物流通受阻,许多航运船只和集装箱被搁置。但疫情也暴露了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供应链的其他问题。四十年来,美国制造业的离岸化、外包化和不顾一切压低成本的做法虽提升了效益,却也使得供应链过于外延,愈加脆弱。老化的港口和运输设施、限制性的工作法规、缺位的自动化技术,这些因素都使美国难以恢复货物流通,满足如今高涨的需求。另外,中美两国之间紧张的贸易关系进一步阻碍了货物流通,抬高了物价。

为应对供应链危机,企业从“及时生产”(just-in-time)转向“防患于未然”(just in case);比起效率,“韧性”才是现阶段的关键词。这种转变的确降低了风险,但同时增加了通货膨胀的压力,特别是当利率上升,库存融资的成本也随之增加。近几年,我们看到了近岸外包的兴起,不过新的变化要过一段时间才能产生实质性的影响。事实是,中国对美国的出口在去年增长了近17%。而美国所宣称的制造业回流目前也只是停留在口号层面,这一切的关键在于美国是否能成功重建本土的半导体制造业。

中国仍是世界制造业中心,在短期内不会被取代。鉴于中国市场规模之大,“产自中国、面向中国市场”仍是许多外国企业的宗旨。中国欧盟商会的调查显示,越来越多的企业仍在增加在中国的投资。甚至有许多外国企业选择在中国设立研发中心,随后将创新成果出口到本国市场。生产转移仍将发生,特别是在消费品领域;制药或半导体等战略性行业也面临着转移的压力。但对于其他资金密集型行业来说,转移供应链将需要数年、甚至数十年的时间——没有哪个国家或地区可以轻易取代中国。

数据和数字化创新可以大大缓解供应链的压力,但这需要放弃既得利益。企业拥有大量关于客户需求和偏好的数据,但却很难将其融入到供应链中。要推动这一进程,需要生态系统中所有参与者相互合作,但这并非易事。同时,尽管自动化和人工智能可以大大提升美国港口的生产力,但代表大多数码头工人的工会却抵制这些技术的广泛引进。因此,企业与决策者需要想方设法让供应链中的各利益相关方都能看到紧密合作、提升效率带来的好处。

数据创新也为贸易融资提供了机会。当前,许多贸易融资仍使用大量纸质文件作为信用凭证。协调冗长供应链上的多个参与方,共同进行现代化升级绝非易事。不过,英国政府正着手将数字贸易文件合法化,英国和新加坡的合作也刚刚起步,可能会带来更广泛的变化。许多美国和欧洲企业也正在寻找其他流动资金来源,为更大的库存提供资金,这为金融科技公司提供了机会。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呼声愈加高涨,这从中期来看将推动供应链发生积极改变。供应商需要提供更好的数据,来帮助各企业测算并减少范围三排放。精简供应链、省却不必要的运输环节也将有所帮助。对于许多大企业来说,要想解决这些挑战,需要与能够带来更多透明度、多样性和韧性的核心供应商建立更深入的合作关系。